時間已進入8月,今年上半年對于我國人造板行業來說,可謂是挑戰重重。不斷加大的環保執法力度,中央環保督察組在全國各地進行督察,甚至出動無人機進行全方位無死角偵察。5月1日,新的國家標準《室內裝飾裝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GB 18580-2017)的實施……
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人造板產量達到3.15億立方米。
一邊是產量的飛速上漲,另一邊是行業內的轉型升級,我國人造板行業目前是“冰火兩重天”。
產量逐漸上漲
行業加速轉型
人造板是以木材及其剩余物或其他非木材植物為原料, 經一定機械加工分離成各種單元材料后,施加或不施加膠黏劑和其他添加劑膠合而成的板材或模壓制品。人造板的出現,革新了居民對林木資源的利用方式,從單純改變形狀升級為改變木材性能,提高了木材的綜合利用率。人造板產品主要包括膠合板類(含細木工板、單板層積材等)、纖維板類(含硬質纖維板等)和刨花板(含定向刨花板等)三大類別,廣泛應用于家居、地板、門窗等木制品生產,裝飾裝修產品包裝、房屋建造以及集裝箱生產等領域。
我國是全球人造板第一生產大國、消費大國和貿易大國。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人造板產量為2.87億立方米,2016年全國人造板產量首次突破3億立方米,2017年總產量達到3.1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9%。其中,膠合板1.8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7%;纖維板0.67億立方米,同比持平;刨花板0.3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1%。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部分地區人造板產量均實現了快速增長,比如,上半年貴港人造板產量達300萬立方米;上半年臨沂膠合板產量增長1.4%等。飛速上漲的產量,亟需行業規范發展、加速轉型,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新國標實施
監管底線提高
新的國家標準《室內裝飾裝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GB 18580-2017)于今年5月1日實施。新標準最明顯的變化是提升了甲醛釋放限量值,不合格的產品、不規范的企業將被逐出市場。新國標的施行,如同嚴格的環保執法力度般,倒逼企業轉型升級,規范化發展。同時,新國準更好地滿足了人造板產品消費需求升級的要求,得到了眾多人造板生產企業的積極響應。
5月27日,在2018中國無醛人造板及其制品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人造板行業人士面對面探討了新國標施行后人造板產業有怎樣的發展業態,無醛人造板如何做到“無醛”,并在會議期間發布了《無醛人造板及其制品》團體標準,對促進人造板行業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專家表示,《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國家標準(GB 18580-2017)實施對產業發展的主要影響為:
一是提高了人造板、木地板等產品的甲醛釋放限量要求,將有效推動人造板及其制品產業去產能和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
二是有力推動我國人造板產品新技術研發、新型低毒或無毒環保膠黏劑的應用,促進我國人造板產業技術進步;
三是要求企業引進先進技術,改進生產工藝,提高人造板產品質量;
四是有利于減少甲醛等有害物質造成的環境污染,保護消費者健康。
設立專項基金
改造升級裝備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及環保意識的提高,激烈的市場競爭倒逼企業轉型,創新發展,一些環保、功能、品牌性產品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市場所需,就要求企業不斷開發有效降低能耗的技術和裝備,開發具有不同功能的人造板產品。一份建議設立人造板產業環保改造專項基金的提案出現在今年兩會期間,希望給予人造板產業金融貼息貸款政策支持。專家表示,設立產業發展專項基金,一部分是針對不同企業的污染物排放現狀和生產工藝,進行環保設施整體升級改造;一部分則是用于中小型企業的設備更新和園區建設等。
人造板行業正在通過不同的措施,加速調整產業結構,逐步淘汰落后設備、不斷創新研發環保型與功能性產品等,促使企業走向環保、規范化、品牌化之路。